淩鴻勛先生

【 大陸交大時期代表性校長 】

淩鴻勛先生(Hung-Hsun Ling)
治校時期:1924年~1927年

淩鴻勛先生 (1894~1981),字竹銘,廣東番禺埔屬人,原籍江蘇常熟。

先生幼時隨父輩熟讀四書五經,1910年,以官費生考入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,後改名南洋大學。就學期間,先生的表現優異,曾與同學組織「南洋學會」,擔任總編輯,發行南洋大學第一本學生刊物—《學生雜誌》。

1915年,先生以第一名畢業,受唐文治校長推薦,由交通部派充「美國鋼鐵公司」旗下「美國橋樑公司」之實習生,此行對先生日後在鐵路工程事業上的發展,有極大助益。1918年返國,得到交通部次長葉恭綽先生重用。

1920年,先生接受唐校長之邀,至校代課;後唐校長以眼疾,辭職養病,交通部派先生代理校長。其後北洋政府改組學校,先生乃返回交通部任職;1924年,重回南洋大學,出掌校務,時年三十一,是為當時中國最年輕之大學校長。

先生本著「首當籌根本穩固,次當謀擴充發展」之道,在民初軍閥混戰的動盪時局下,維持學校運作。五卅慘案發生,各校罷課,學風日亂,先生以「讀書不忘救國,救國不忘讀書」為訓,勉勵本校學子,使其不致荒廢學業。

1927年先生離校退職,參與中國鐵道建築,貢獻卓著,被譽為繼詹天佑之後的「中國鐵道聖人」。國府遷台後,先生任中油董事長,帶領中油走出戰後困頓之局。先生嚴謹的生活態度和「做事必做最好」的任事精神,乃其一貫之風格。

先生於垂暮之年,極力奔走交大在台復校事宜;1957年出任「交大電子研究所」」籌備主任。交大得以復校,先生實居功厥偉。今日校園內的「竹湖」、「竹銘館」,及與清華大學共同舉行的「梅竹賽」,皆以先生的字—「竹銘」為名,以誌永懷不忘之思。

先生生活嚴謹規律,愛校且不忘提攜後進;每日書寫日記,並為《傳記文學》撰寫文稿,著述甚豐,計有《七十自述》、《八十年來之中國鐵路》、《中國鐵路概論》《中華鐵路史》等。1981年,先生病逝於台北,享壽八十八。


  • 參考資料:
  1. 應數八六級林家樺執筆,(交大人的精神領袖:淩鴻勛先生),見潘呂祺昌主編,《百年樹人—交大世紀之慶特刊》(新竹:交通大學,1996),72-77。
  2. 丁崑健編,《一代工程鉅子—淩鴻勛先生》(新竹:國立交通大學,1994/04/10),9-42。